映象网漯河讯(记者 杨增强)“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有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……”澧河公园,绿荫叠翠,朗朗诵读,不绝于耳。6月26日早上6时,漯河市柳江东苑河堤公益经典读书会100余名孩子及家长选定位置坐下,在李金娜带领下,开启新一天的激情诵读。
直击:河堤公园诵读,沙澧大地靓丽风景
清晨的沙澧河畔,风景旖旎,万木葱郁。百余名孩子和家长不约而同来到这里,在沁人心脾的氧吧公园里拿出随身携带的诗经读本,端坐在小凳子上,在李金娜带领下开始经典诵读。
“ 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袺之。采采芣苢,薄言襭之……”领读期间,李金娜还鼓励孩子“角色互换”,让孩子站到最前面进行领读。对于这个环节,孩子们竞相举手,参与踊跃。
百人诵读,书声朗朗,与澧河公园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文化润城的经典画面,引来众多晨练者围观。他们有的拍照,有的情不自禁跟着老师诵读起来。
讲述:公益诵读,累并快乐
“我的孩子通过经典诵读受益匪浅,相比其他的孩子叛逆期少一点,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,孩子好教育。孩子背诵的能力增强了,古诗词的能力也很强。”李金娜 告诉映象网记者,当初的初衷就是自己受益后,让更多的孩子也受益。
从4年前开始,李金娜就在澧河河堤推广经典诵读。尽管是公益性质,不收一分钱,但刚开始部分家长不理解。但她并不在乎这些,一直坚持下来。“第一年二三十人,第二年六七十人,第三年一百多人。”
“作为中国人不读《论语》,愧对中国人!”给予此认知,李金娜前三年带领孩子读的是《论语》,今年开始,带孩子们读《诗经》。
坚持读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,很累。李金娜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,天热的时候气压低,加之大声读书很耗气,去年有一天差点一头栽倒。
李金娜认为,经典文言文的诵读不要求讲意思,就是要跟古人一样不断的读,读一二百遍自然就铭记于心了,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的办法,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。”
“一路走来确实不易,但为了弘扬民族经典文化,再苦再累也值了。”李金娜表示。
诵读:魅力四射,即便怀孕也不间断
提起经典诵读,蔡红丽女士感同身受:“我的儿子因为没有参加经典诵读,吃了不少亏。女儿今年7岁上一年级,从两年前开始每到暑假就带领她到这里进行经典诵读,星期六星期天还带孩子到学堂诵读。”
在读书的人群中,映象网记者见到经典诵读“铁杆”粉丝裴女士,只见她左边是五六岁的女儿,右边的婴儿车里则坐着去年刚出生的孩子。裴女士对经典诵读可谓情有独钟,即便怀孕期间仍对胎儿进行经典诵读胎教。孩子出生后,便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参加经典诵读,从不间断。
宁霞女士的孩子四年前就一直跟着李金娜读书,宁霞一直陪伴从不间断。时间长了,看到李金娜忙不过来,就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“每年暑假,经典诵读将持续两个月,只要不下大雨,从不间断!”家长说。
延伸:30多个阅读点,公益诵读经典
映象网记者了解到,目前漯河市区共自发形成30多个阅读点进行公益经典诵读,规模较大的达200多人,规模较小的有数十人。经典诵读成了沙澧大地文化润城的靓丽风景。
据了解,漯河是东汉时期文字学家许慎的故里,被命名为“中国汉字文化名城”。依托和汉字的特殊渊源,漯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。除经典诵读进校园外,漯河市每年在清明节前举办“清明祭先贤 全城诵经典”集会,在端午节前开展“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”万名儿童集中诵读,在春节举办“过大年、谢父母”感恩诵读等系列主题活动,带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经典、诵读经典的浓厚氛围。漯河市也因此被授予全国首家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示范城市。
经典诵读蔚然成风的背后,是漯河市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。近年来,漯河市投入3亿多元建成了包括市级中心图书馆及一批公共图书馆、流动图书服务点在内的总、分馆服务体系,并对县区、乡镇、社区、学校图书室进行全方位整合,纳入到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,市民可“一馆办证、多馆借书、多馆还书”,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图书馆四级网络互联互通,通借通还。
(漯河新闻热线:177 4644 2522,投稿邮箱:luohe@hnr.cn。映象网“大象帮办”电话180 0371 9699)
4月20日,漯河市在红枫广场组织开展“书香漯河·文润沙澧”暨第四届全民读书活动。
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、漯河市总工会、共青团漯河市委、漯河市教育局、九三学社漯河市委共同主办的弘扬传统文化.坚定文化自信—"书香漯河.文润沙澧"暨第四届全民读书活动将于2019年4月20日上午9点开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