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象网漯河讯(记者 杨增强 实习生 陈震宇 通讯员 李小兵)近年来,河南省漯河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,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特点,有效实施标准化战略,着力推动标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聚集转型升级新动能,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。2018年上半年,全市生产总值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,其中“漯河市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”的先进经验受到通报表彰。
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县两级消灭无标生产,制定《关于提升食品和装备制造标准的意见》等系列文件,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研究解决标准化实施中的重大问题。参照部分东部沿海省份的省级标准,在全国地市层面率先设立市长标准奖,对实施标准化工作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单位,一次性奖励50万元。对主导或参与起草国际标准、国家行业标准、团体标准制定,将自有知识产权转化为国家、行业、团体标准,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,市政府全程参与协调,并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补,奖补额度超过不少省份的省级标准。多领域推进“标准化+”行动,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,形成了多方参与、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。
建立健全工业生产标准体系、全农业标准体系、全服务业标准体系。漯河市坚持以标准化引领特色主导产业发展,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标准88项,参与制定与食品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39项,其中双汇集团参与制定修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7项、主导5项。中大恒源参与制定修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12项、主导3项,已成为食品添加剂细分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,公司负责人任表示世界上90%的方便面生产企业都是中大恒源的客户;将农业生产全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,实现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相衔接,先后成立小麦、玉米、林业、养殖、蔬菜、水产等6个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,主导起草《河南省生猪养殖标准体系》等20多项省级标准,制定种植养殖业地方标准248项,农(畜)产品、水产品市级地方标准61项,种植业和水产“三品一标”数量达100个,“漯河麻鸡”成为河南省首个获得国家畜牧地理标志的产品,基本形成农产品全覆盖的标准化种植养殖体系,成功创建全国首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;围绕生态文明建设、社会管理、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行业,探索开展“标准化+”行动。比如,在行政服务标准化方面,制定了覆盖3大体系、16个子体系、398个标准的行政服务标准体系,初步形成政务服务的标准化模式,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的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系统,建设了首个获得国家专利的标准化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网络系统。
强化检验检测能力支撑、重要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支撑、科技创新能力支撑。先后建成国家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进出口检测检疫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食品包装材料质检中心,形成了以2大国字号检测中心为龙头,以省、市级质量检测中心为骨干,以县级检测中心为基础,以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检测室为补充的四级检验检测体系;落实企业追溯管理责任,加强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,加快建设“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”覆盖全市、适用先进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;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、专利导航工程、知识产权强企工程,推动企业将专利转化为国家、行业、团体标准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。2017年,全市科技支出达4.13亿元,增长2.12倍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专利申请量1102件,增长20.4%,其中发明专利122件;授权量764件,同比增长49.8%,授权量增幅居全省第三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.2%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.3%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7家,高新技术企业130家,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入库64家。
漯河市迎难而上,真抓实干,扎实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(漯河新闻热线:17746442522 投稿邮箱:luohe@hnr.cn)
近年来,河南省漯河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,立足当地实际和产业特点,有效实施标准化战略,着力推动标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聚集转型升级新动能,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。
11月26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文,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,其中,漯河市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名列其中。
11月26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文,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,其中,漯河市以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名列其中。